-
如果認同美國的教育理念,那建議讓孩子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專業(yè)去深入探究,可以通過校內課程和課外活動、也可以通過暑假參加高校暑期項目的方式,找到自己真正的興趣點。但同時,就算到了大學,本科一年級基本還是通識教育,更多孩子在大二或者更晚才選定專業(yè),除非很肯定自己的專業(yè)方向 ,那就可以選擇專業(yè)排名強的高校去申請;另外,我感覺在那個州和考入哪個州的大學好像不會太統一吧?不存在高中與大學那么強相關,但如果可以就近,也未嘗不可??傊?,專業(yè)選擇讓孩子自己做主,并鼓勵她積極跟學校老師、升學顧問多溝通,找到合適自己的專業(yè),最為重要
-
您好:
建議選擇高中時,盡量以綜合實力為衡量標準。高中階段的GPA是申請大學衡量的標準之一,也就是說無論選擇哪個專業(yè),高中每一門學科都需要學好,最好不要偏科。孩子對于專業(yè)的選擇在來美國學習了后可能也會發(fā)生變化,可以讓她多了解感興趣的領域后,再決定大學想要申請的專業(yè)方向。心理學和金融學對數學要求都較高,數學基礎不高,大學選擇這兩個專業(yè)學習會相對吃力一些。 -
國內的學業(yè)判斷和在美國的學業(yè)表現有時不一定可以劃等號。我教過的留學生中,有在國內放棄了物理的,來美國后卻修了AP物理C,還拿了A;有在國內數學作業(yè)老師都不再批改,因為沒有救了。來美國讀四年高中,卻AP微積分BC拿了五分的。所以,多給孩子鼓勵,讓孩子有信心,結果會大不一樣。
-
定專業(yè)和州以及大學現在都關系不大, 高中爭取平衡發(fā)展, 拿好的gpa, 才能進比較好的大學。孩子的興趣也會在高中變化的。